發布時間:2015-07-14 瀏覽次數:5901
外出就餐,在快節奏的今天已是生活的一種常態,人均消費從幾十元到數百元的餐廳比比皆是,生意也都很火爆。而許多五星級酒店的餐廳,除了部分常客及住店客人,少有成為大眾消費者首選或者多次選擇就餐的餐廳。若想讓更多大眾食客進入酒店餐廳,什么才是考核的硬指標?
六成網友年消費不超5次
近日,五星級酒店登陸團購網站的越來越多,團購品類以自助餐居多,價格大部分在200元/人以內,稍高的也不超過300元/人,其中不乏海鮮自助大餐,購買數量多的能達兩三千份。評價中,對環境點贊的最多,菜品則褒貶不一。
近期針對五星級酒店餐飲在大眾市場的消費現狀的網絡調查結果,參與投票的網友中,61%的網友最近一年在五星級酒店用餐不超過5次,差不多每月去一次的網友占14%,19%的網友沒有去過,但有計劃去嘗試。消費人群中,28歲至35歲占41%,36歲至45歲占33%,月均收入5000—8000元占34%,8000—13000元占24%,13000—20000元占15%。對于為什么選擇去五星級酒店用餐,28%的網友選擇環境好,對食品安全更放心,因差旅、公司活動和家人朋友聚會慶生等各占20%,還有13%的網友表示選擇團購很值。在人均消費問題上,42%網友選擇200元以內都能接受,31%網友選擇200—300元。
網友心聲 試吃等活動可以活動更多大眾的關注
對于目前五星級酒店餐飲如果想吸引更多大眾消費,最應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宣傳必須到位,很多人認為星級酒店神秘無比,很少踏入。可以經常舉辦一些試吃活動,吸引一些普通人來嘗試。其次,價位要親民,很多消費者很想嘗試,但想想價格就望而卻步了。最后,要打出特色。兒童游樂區、小丑表演、配樂演奏,這些普通飯館沒有的或者不能有的項目和設施要成為賣點,積極打廣告邀請大家來體驗一下,很多家庭和年輕情侶一定很喜歡。
另外,營銷方案很重要,比如從微博微信多多推廣,從微博微信訂餐可享受同團購一樣的優惠價格,不用第三方支持,簡單方便!或是與大銀行合作,銀行客戶群龐大,舉辦兩人同行一人免單的活動!
業內視點:價格打折了品質不打折
北京萬豪酒店在2009年就開始與大眾點評合作推出自助餐優惠券或者買一送一等促銷活動,去年推出的“短發美女五折”和今年的“曬旅行照五折”等酒店官方微信活動更是賺足了大眾眼球。酒店市場傳訊總監吉恬透露,到酒店用餐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是非常自然的事,相比較萬豪國際集團8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酒店業僅30多年,大眾對酒店的認知必然需要一個過程,而酒店則需要在中間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像接待鄰居一樣接待每個人
有的酒店餐廳遇冷,有的卻訂不上位置,例如去年底剛開業的北京瑰麗酒店鄉味小廚和今年4月正式營業的“赤”火鍋,在工作日中午和周末臨時到酒店想用餐都發現餐廳座無虛席,甚至還要等位。作為奢華酒店品牌,瑰麗在餐飲上的定位反而一改奢華酒店的高冷范兒,打起了親民牌,酒店助理餐飲部總監閆俊表示,瑰麗的品牌理念就是ASenseofPlace(直譯為目的地風情),即要在提供給客人的體驗感上與當地風土人情相融。所以,鄉味小廚本身定位就是吸引大眾,無論裝修風格上的仿舊,還是餐單中烤串、麻辣燙等菜品設計,都是為了給消費者留下一種“親民”印象。價格上,酒店在開業前就對周邊同級別餐廳做了大量消費調查,鄉味小廚商務午餐僅100元出頭,“赤”火鍋人均200元左右,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服務上,鄉味小廚會要求服務員像接待鄰居一樣接待每一位客人,“赤”火鍋則在親切溫和的基礎上更多一些時尚元素,時間也更接地氣,從下午五點半到凌晨1點。
五星級酒店餐廳要想吸引大眾客人首先要推出符合大眾口味的菜品,同時食材的選擇要好,瑰麗的許多食材都來自本地合作農場,確保新鮮無污染。其次,要有一種溫和的服務態度。最為關鍵的是,以上兩點都必須持之以恒。
大眾的口碑很重要
養生素齋、特惠高考房+餐……已經開業十年的北京昆泰嘉華酒店在總經理孟尊林眼里依然有許多可以創新的地方。作為一家國內自主品牌五星級酒店,在大眾眼里一樣被認為是“公家”的后廚房,但是,去年底酒店試行了3個月“北緯60度冷海海鮮盛宴”,每位僅需198元,這讓周邊許多居民第一次走進酒店用餐,今年依然會在保證品質不變的前提下繼續推廣。
談及酒店餐飲吸引大眾的經營思路,孟尊林說,對老牌五星級酒店而言完全轉型非常難,但可以從特色入手,其次是要擴大宣傳。酒店中餐廳最近計劃推出的養生素齋就受近年的養生潮啟發,菜品圍繞養生來設計,小而精為主,“這種與百姓生活需求密切相關的主題,也一定可以吸引到一部分客人,其中也不乏中高端客人。”有了合適的產品,宣傳渠道也至關重要,例如通過舉辦客戶答謝會、踐行公益事業等活動,樹立在公眾心中的形象,獲得口碑上的認可。此外,在承接婚宴、壽宴等宴會時也要借勢宣傳,給赴宴的人留下好印象,網絡上對酒店的點評我們也非常重視,每一件投訴都認真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客人十年來對酒店的固有看法,不再僅僅因為地理位置好而住,更多一份人文的情感。
專家觀點 上海星碩酒店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官袁學婭 酒店餐飲轉型產品仍是王道
廉政新規施行兩年多來,多數酒店不想坐以待斃,尤其是餐飲部門,紛紛研發新菜、網絡宣傳、微信傳播。有的酒店將餅房和面包房發揮作用,除了正常供應住店顧客外,還將目標市場擴展到周邊社區的居民。縱觀國內消費市場,中產階級可以大批到境外去消費,不會沒有能力到酒店消費,關鍵是酒店是否有吸引他們的產品。如果酒店能把當地文化特色的知名菜肴逐個推薦給百姓品嘗,從而起到帶動消費的同時達到保留和改良特色家常菜的目的,這樣的一舉兩得一定會收到極好的社會效應和經營效果。
酒店的現狀如何回歸和轉型,其實是一個持續發展的話題,一個有能力持續發展的酒店,除了客房,其餐飲還是需要一個“拳頭產品”來吸引顧客,并以其體現和其他酒店的差異之一。餐廳有獨立品牌對外宣傳,推出親民的、有當地文化、有特色的菜肴,不愁沒有消費者光顧。